• 加载中...
  • 加入收藏
手机版 扫一扫
广东高校

南方日报荣获设计界“奥斯卡” 靠的是“死磕精神”——记中山职院教师马驰

时间:2016年06月13日 信息来源:不详 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
荣获设计界“奥斯卡” 靠的是“死磕精神”

马驰:25岁夺得iF设计金奖,29岁获得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

iF设计金奖得主马驰在工作中。林晓琼 摄

32岁,对于很多人来讲,正处于事业刚刚起步的阶段。而马驰却承载着太多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荣誉:25岁获得被誉为国际设计界“奥斯卡”的iF设计金奖;29岁担任中山市艺术设计研究所副所长,同年获得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。

为了找到温和的鹅卵石线条,他历经两个季度不断推敲,甚至晚上加班到三四点;为了赢得更多时间领略世界级大师的风采,在参观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时,连续5天第一个进场,最后一个离场,脚都走到发肿。可以说,正是这种精益求精、刻苦钻研的“工匠精神”,才有了马驰今天的成就。

■名词解释

iF设计奖,简称“iF”,创立于1953年,该奖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——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(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)每年定期举办的。

●南方日报记者 林晓琼 通讯员 张小红

A.惊艳

“死磕”半年终获iF设计金奖

在7年前春季的一个夜晚,马驰彻夜未眠,他拿起相机,对着一座金色的奖杯不停进行各种摆拍。远拍、近拍、放在阳台上拍、放在床头拍,直至天亮。这座被誉为国际设计界“奥斯卡”的iF设计金奖奖杯预示着,这位20出头的年轻人,其艺术成就已经登上了国际设计界的最高峰。耀眼的荣耀背后,承载的却是艰辛与汗水。

“当时我带领团队一共做了30多个提案,单是模型就做了20多个。”那时,刚踏出校园两年的马驰在香港有“灯饰黄埔军校”之称的真明丽集团担任设计部主管,尽管对某个产品的设计研发已经历经将近半年,但进展始终不大。“我们让销售部门、市场部门、研发部门、人力资源部门各找5个人进行体验,他们觉得功能凸显出来了,但外形冰冷,想要去触碰探索它的功能的欲望不强。”

就在整个团队一筹莫展,准备放弃的时候,马驰决定将之前两个季度的努力全部忘掉,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重新出发。“那时候我一直在揣摩着,什么样的产品形态,才能诱发消费者潜意识触摸隐形按键的冲动,手放在上面几秒合适,放在上面时灯光应该是闪红色、蓝色还是黄色,闪一下还是两下……”

终于,在凌晨3时左右,马驰在无数凌乱的草图中,找到了温和而不失亲和力的鹅卵石线条。“找到这个概念之后,我不断画图,用油泥放在烤温箱软化,通过雕刻工具一笔一划做出模型,直到找到能促使用户舒适体验的‘痛点’,那时候我整个人是亢奋的,去睡觉是不可能的事情。”

本来徘徊在放弃的边缘,没想到,这“悬崖边的一跃”,将马驰从一个从未获得任何设计奖项的青年人,一下子推向设计界最高的舞台,对于获得iF设计金奖的原因,马驰总结为四个字:“死磕精神”。

从此,伴着这种把产品做到极致的死磕精神,马驰如同一匹奔驰在南方设计界的西北骏马,在设计之路纵情高歌。

B.晋级

驰骋全球练就“国际级严谨”

如果说在香港真明丽集团工作期间,马驰大多时候是在“苦思冥想”中“增益其所不能”,那么,在获得琪朗灯饰高层赏识,担任该企业研发部总经理3年的时间里,马驰更多是在“行万里路”的过程中促使业务水平“更上一层楼”。

得益于琪朗灯饰这个注重设计研发,面向海外市场的平台,在每年各类国际设计展览中,马驰都不忘“潇洒走一回”。

“我参加意大利米兰设计周的时候,每天都是早早守在门口,一开门就进去,直到会场响起广播,要求参展和观展人员离开,我才出来。除了中午吃饭,我一整天都泡在里面。”马驰说,尽管每天都沉默无语,但头脑早已掀起多次风暴。“我每次看到好的设计,都会驻足不前,有些画面几乎定格在我的脑海里。当看到以前绞尽脑汁把头想破都想不出来的问题,他们竟能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时,我甚至有种跪倒在地膜拜的感觉。”马驰回忆说,“逛的时候完全不知道累,直到晚上回到酒店,才发现脚肿得甚至连鞋子都脱不出来。”

在各类国际设计展览“充电”之后,马驰对待设计研发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弯。“以前觉得灯罩放上去就行了,回来之后便养成了不断去推敲的习惯,探究放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;光效放中间点好还是放边边好;色温要偏高一点还是偏低一点,如果要偏高的话到底要偏高多少。”

态度转变了,工作方式也随着改变。“以前团队的设计方案做好了,就直接打印在A4纸给市场部或者客户确认,觉得只要用户喜欢就行了。后来,我们将设计图片打印成1:1,冬天一帮人蹲在地上,趴在纸张上面,从底下、侧面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观摩修改,直至拿捏到满意为止。”

当对待设计的严谨态度上升到“国际级别”之后,各类奖项也随着接踵而来。在琪朗灯饰工作期间,马驰先后获得包括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、中国青年设计师30强、全国照明电器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个荣誉。

C.转身

退居高校演绎“严师出高徒”

马驰从设计界的翘楚,转为隐居高校的“园丁”,源于一次无意间的活动。当时,中国照明行业协会的高层决议由马驰担任副组长,参与国家照明电器行业职业标准起草,主持灯具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工作。就在编写国家职业标准的同时,马驰却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定位:“以前我总将自己定位为企业服务,后来觉得这个行业给予我太多荣誉,而我却鲜有为之付出。我应该争取机会为这个产业的更多人服务。”

与此同时,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对他抛出“绣球”,邀请其到灯具设计专业担任专业带头人,聘其为副教授。双方一拍即合,马驰由此开启了“从设计师转行当老师”的新旅程。他的身份介绍上,也增加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灯具专业学科带头人、中山市艺术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等称号。

这个过程中,马驰成立了驰马光环境工作室,无论是延续跟企业合作,还是培养学生,始终不忘延续“工匠精神”。

在马驰的各类荣誉证书中,“企业顾问”这4个字出现的频率高达10次有余。他认为,“担任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顾问之后,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和产业,进而设计出接地气的产品。“只有了解企业产品的供应链体系,知道企业产品之前有什么问题,现阶段有什么缺陷,未来战略该如何调整,才可以设计出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产品。”为了保证质量,当前马驰为每家企业一年设计的产品仅几个系列,却总能“拳拳到肉”。他设计出来的北欧极简风格系列产品,别人都以为出自西班牙著名设计师之手。

“有的学生认为七八十分就可以了。我却会不断提出要求,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修改,直至达到100分,甚至120分。”在培养学生方面,马驰延续之前严谨的工作态度,也完美诠释了“严师出高徒”的含义。“我有一个学生刚毕业出去找工作,本来他心里的工资标准是2800元左右。但对方听说在我的工作室学习过,竟主动将工资加到4500元。”

在马驰看来,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的态度,即“本着一条路走到黑的精神,将产品的每个零部件做到极致,无可挑剔”。纵观马驰的工作生涯,从默默无闻的“灯匠”,直至登上全球设计界最高舞台,一路上支撑他的,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,和死磕到底的“工匠精神”。

 

附原文链接:http://epaper.southcn.com/nfdaily/html/2016-06/03/content_7553156.htm

来源:南方日报  2016/6/3 第AC03版  作者:记者林晓琼  通讯员张小红

 

上一篇:中山电视台专题报道中山职院以党建+志愿服务 深化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
下一篇:我校师生受邀参加市社科理论界专题座谈会并作发言
(作者:佚名 编辑:中山职业技术学院)
相关新闻

我有话说

新文章

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