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加载中...
  • 加入收藏
手机版 扫一扫
广东高校

中国体育报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林友标——

时间:2016年05月05日 信息来源:不详 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
 

  中国体育报讯 (记者/黄心豪)今年春节,林友标并没有像其他潮汕儿女那样回家乡广东饶平县过年,而是“窝”家里,潜心研究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历史发展。今年49岁的林友标是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教授,他三十载如一日,始终用自身行动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。   见到林友标,他谈吐得当、温文尔雅。很难想象,这位教授是体育科班出身。1985年,林友标考上广州体育学院,专业是武术。从此,他便与民族传统体育结缘,并结识了第一位恩师——我国早期的全国武术冠军,龙狮界“大师级”人物陈耀佳。林友标掌握技艺的同时,还深受其理念影响。1989年毕业后,林友标在广州大学任教,一边传授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,一边与恩师一起推动将《舞狮》等列入体育高校课程。   在林友标看来,中国传统体育是一片富含营养且亟待开发的文化沃土。他凭借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具备的知识和技能,秉承“学术乃天下之公器,立言成就人生不朽”的治学与修身理念,勤耕不辍。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,并形成个人风格。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,参与了不同层次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讨,挖掘并撰写了舞龙、舞狮、蔡李佛拳、英歌舞、布马舞、南枝拳等与国家级或省级非遗项目相关的著作和文章。并长期致力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,出版理论专著6部,发表学术论文33篇。   “2006年,我与师傅陈耀佳合作编写的《南师》和《蔡李佛与小梅花拳》相继出版,为广东的‘非遗’文化保护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。”林友标说。   林友标还借助各种机会和平台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,推动海内外华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和交流。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多年来在暨南大学经常举办“文化中国·海外华人文化社团中华才艺培训班”,林友标受聘为讲学教授,每届都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传播传统体育文化。“我在南美的学员告诉我,每逢春节、元宵节等传统佳节,当地的华人都会举行舞龙舞狮等大型活动,而我传授给他们的舞龙舞狮等技巧和理念,让他们受益匪浅。”除了讲学,林友标还编著了中华才艺系列丛书《舞狮》、《舞龙》、《武术》等,这些丛书也是海内外华人交流的重要桥梁与纽带。林友标一直为弘扬中华文化,提高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才艺技能努力。   作为暨大家属(其爱人章舜娇是暨南大学体育部副教授),林友标还有幸认识了影响他发展的第二位恩师——暨大古籍所教授、史学界名人王颋。王颋引领“私家弟子”林友标进入体育史、历史学的研究领域。“读书、查资料、做作业,从2006年起,我又当起了学生。”林友标说,为了学习,他开始自我“边缘化”,除本职工作外,婉拒了诸多社会事务及单位“入阁”等邀请。“白天教拳,夜间读书。子夜是常事,通宵不为奇。”林友标笑言自己是以苦行僧的方式一路走来。   在林友标的努力下,2013年出版的《舞狮》等著作增加了更多鲜为人知的舞狮珍贵史实,是2006年《南师》的再版,在内容和体例上做了珍贵的补充与修改。最近,他正在研究和探索民国时期的八段锦重要历史资料,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。   林友标认为,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,他也会继续尽其精力,让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绽放。   (来源:中国体育报  2016年4月27日 第01版)

    相关链接:read.sportpaper.cn/zgtyb/html/2016-04/27/content_350914.htm

上一篇:我校旅游学院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旅游局优秀研究成果奖
下一篇:卫斯理安学院孔子学院举办系列文化讲座
(作者:佚名 编辑:广州大学)
相关新闻

我有话说

新文章

门文章